查看原文
其他

高观点下的转行-2:你需要有个秘密项目

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2024-08-30
★ ★ ★
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101篇文章

平时该上班上班,私下干票大的,这种感觉很妙。


你好,我是YanYan,今天咱们继续聊转行。
在上一篇内容中,我和你分享了准备高命中率简历和作品集的方法,目前正是毕业求职季,先帮大家解决燃眉之急。高观点下的转行-1:强准备,打歼灭战
可是转行最难的是什么呢?我想大概率不是方法,而是我们往往不知道该转去哪里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见过不少朋友,会尝试在主业之外经营一个副业,给自己多一个选择、多一条路。咱先在另一个领域里积累经验,等到时机成熟,不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转行了嘛!正所谓:上班打工不给力,搬砖狗需要planB。
我承认有很多人凭此转行成功了,可对更多人来说,这也许是个隐形的大坑。为什么会这么说?我们不妨拆解一下转行的动机,究竟是为钱而转,还是为爱好而转?



01 

你的转行动机靠谱吗?

首先说为钱而
前段时间,后浪研究所发布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报告,叫《2023年轻人副业报告》。调查的是,当代年轻人,从90后算起,都是怎么做副业的。其中有这么几个有意思结论。  
首先,一半的年轻人,都在搞副业。
44.7%的受访者,都做过副业,另外53.7的人,想要做副业,而完全没这方面打算的,只有1.6%。换句话说,几乎所有人都打过“下班月入过万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”的算盘。  
那么紧接着,扎心的问题是,副业赚到钱了吗?
还真不一定。有15%的年轻人,干副业是一分钱没赚,还有7成的人,月收入不到3000,这3000块可能还不够很多人买副业课的钱。
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,决定你副业赚不赚钱的第一因素,其实是你的主业赚不赚钱。真应了那句老话,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。
你看,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:如果你现在主业收入太少,你最该考虑的恰恰不是搞个副业、想着转行,而是努力提升自己主业的能力
说得再直白一点:主业赚钱少,也许不是行业不行,而是咱能力不行。转行或副业很可能是一种伪努力,回避了真正有难度的事情(提高自身能力)。
当然,咱不排除有些行业确实处在下行周期,不管怎么努力,起点就是比别人低,比如风景园林……
顺着这个话题还想再延伸一点,作为经历了“读书-就业-再读书-再就业”的老青年,我强烈建议大学生不要做那么多兼职。
长远来看,兼职会过分耗费一个人的时间精力,今天发个传单、明天接个设计私活,这对提升能力没什么帮助。除非家境的确有困难,否则兼职得来的几千块钱,根本不值一提,仅仅是毕业后一个月工资。任何能力都需要磨练,并且是长期磨练,兼职其实等于在消耗能力增长的可能性,与其关注眼下,不如想想如何能让老板每月多给你2000。
说完了钱,我们再来看为“爱好”而转
“爱好”是个很容易让人误会的词。很多人会写:音乐、电影、旅游、读书、美食。坦白地说,这些基本可以证明他们其实没什么爱好。这些只是享乐的方式,爱好和消遣可不一样。二者的区别很简单。
爱音乐,可曾专攻过某项乐器?爱美食,可在某个菜系上有过精进?爱旅游,可熟知某地的历史和风物?爱电影,可认真地写过一篇影评?如果做过了,那这的确称得上是“爱好”;如果没想过要深入,那就只是一名普通的娱乐消费者。
当对爱好认识不清,看到一个仿佛感兴趣的领域,就赶忙冲上去,属实是掉进了“心急火燎随大流”的陷阱。当觉得互联网大厂是迅速积累财富之所时,没想到会遭遇裁员大潮;当以为会用ipad就可以当插画师的时候,谁能料到AI横空出世抢饭碗;如今私拍摄影也很火热,等待它的又会是什么呢?
且不说我们是否会面对现实的剧烈变动,追逐热点本身就有风险。一个东西火了,于是,转瞬间就会有一大批人心急火燎地去随大流。可是他们忘了,在任何一个大热门出现的时候,一定有另外一批人,早就准备好了—— 虽然并不一定是故意准备的
我本科的时候就在写公众号(另一个号),当时刚好是新媒体爆火的时期,很多公司都需要内容编辑人员。当年还太年轻,以为平时能写个一两千字就挺不错了,自然也就心急火燎地随大流去了,结果可想而知。后来是经过了不下20本书的精读写作训练,+至少50万字的规划文本编写,+本公众号3年、100+文章、同样50多万字的写作,才得以在今天,比较从容地从事一份内容运营工作。
从第一次想要尝试做内容,到真正地如愿以偿,已经过去了7年
经历完这一切,当再有新热门、新趋势爆火的时候,我会很谨慎地做准备,因为显然这热门、这趋势,不是给现在的自己准备的。
如果说为钱而转不可靠,为爱好而转容易掉入陷阱,那难道我们就不转了吗?
我认为转行只是一个结果,就像工资是结果,能力才是根本一样,转行背后的根本在于,我们是否给人生建立起了另一套支撑系统?用流行的话说,也叫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
只要这套支撑系统足够牢固,当有恰当时机,转行不过是顺理成章的,用不着心急火燎。
而为此,我们都需要有个秘密项目。



02 

立自己的秘密项目

“秘密项目”这个词,我是从万维钢老师那里学到的。谁是万维钢?如今图书市场有一个“万指数”,凡是经万维钢解读过的国外著作,国内一线出版社都会争先引进上架,而且本本畅销。这位大神你一定要认识一下。
我非常喜欢一部由小说改编的法国电影,《刺猬的优雅》。主人公荷妮是一栋高级公寓的女门房,54 岁,守寡,身材有点肥胖,影片用了很多镜头表现出荷妮的粗俗和不修边幅,给人印象完全就是一个普通的门房。
但是公寓里有两个人却对她产生了极大兴趣 —— 某议员十二岁的女儿芭洛玛,一和日本绅士小津格郎。
荷妮有个秘密项目,她不是一个普通的看门人,她不过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。她养了一只猫,普普通通的猫,不是纯种,但是它的名字居然叫“列夫”——就是列夫·托尔斯泰的那个列夫。刚好小津格朗的猫也是用托尔斯泰小说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主人公命名的。小女孩芭洛玛,更是偶然发现了荷妮忘在桌子上的哲学论文。
荷妮有一间小小的密室,那里是她的藏书阁,经常躲在里面偷偷读书,而且全是文学经典和哲学著作。她只是刻意表现得没什么文化。
我们当然不是要学荷妮,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出仕,而非归隐。但我认为咱们应该借鉴她的这种状态。
我自己就有一个秘密项目,本公众号就是。曾有2次,已经当老师的同门师兄,把我的文章分享到了同门群里,可他们并不知道作者是谁,这种感觉特别奇妙。况且如果没有在公众号上锻炼出的写作技能,我也很难顺利转行。
万维钢老师建议,我们都应该有个秘密项目。
平时该上班上班,私下干一件大事。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消遣,而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爱好,每天都取得进展,达到很高的水平。白天的你是一个身份,晚上的你还有另一个身份,超级英雄也不过是如此嘛。
你可能会问,为啥非叫秘密项目,公开干不行吗?关键不在于是否公开,写公众号也是公开发表的,“秘密”是说,我们做这件事最好有点“疏离感”,你应该自己单干,而不是和一群人凑热闹,因为疏离能带来创造性。
如果一个人只看风景园林学科内的论文,当下什么话题热闹他就写什么,心急火燎地随大流,你别指望他能给学科贡献什么新东西。只有学科外的新认知,才能推动它不断前进。所以我自己几乎不写追热点的文章,不会只解读本专业的书。看看其他景观公众号都在写什么,哪个热门,然后我发个类似的,这没什么出息。
所以哪怕你的主业就是你最感兴趣的工作,你也应该在主业之外再弄个秘密项目。那个项目至少能让你吸收圈外的营养。
秘密项目,会让你避免和圈内人有过密接触,你就能保留一些独创性。而这点独创性,恰恰很有可能是你转行的优势
想想看,为什么公司愿意招一个转行的人,而不是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人?除去极度缺人、饥不择食的因素,我想大概率是,领导想看到点新东西。老人确实有经验,但他也同时丧失了新可能,成年人是最难改变的。固化的团队,最需要的是一条鲶鱼,“鲶鱼效应”的鲶鱼。
不论是现在的公司,还是之前的公司,我见过很多新来的员工总是唯唯诺诺、谨慎小心,生怕越雷池半步。如果你的领导,对创新非常包容甚至是渴望的话,你就应当冲上去,把你的想法带入到团队中,这恰恰是你的价值所在。
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,不要瞎提意见,指点江山。一方面有些内情你并不了解,另外,不要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他人的专业。你的想法一定要和领导的目标对齐,你要用你的优势去协助完成他的目标,这才是靠谱员工该干的事。




03 

秘密项目要很宏大吗

也许你会问,我找不到秘密项目怎么办?
事实上,我不大相信你对生活是个“无所用心”的人。一个无所用心的人,恐怕对工作也用心不到哪去,那么你是否转行也就并没有太大分别了。
我们千万不要误会,秘密项目未必非要是件大事
在我朋友圈里,有位很优秀的女生,是在一个社群中认识的,虽然我们并没怎么说过话,但是我知道她在主业之外,还有一个秘密项目。
每到逢年过节,她都会给好友私信发一张自己手绘的贺卡、并送上一句简短的祝福,就像下图这样,这个就是她的秘密项目。
什么?这也太简单了吧,这能有什么用?
那我要告诉你的是,从我们大概2014年加了好友以后,一直到现在,她从没间断过,这个秘密项目她至少坚持了9年。如果现在过节收不到她的贺卡,我会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。
毫不夸张地说,她是我朋友圈里,我的第二名人格榜样,第一名是我前老板成甲。
为什么是人格榜样?首先她一定是与人为善的,不然不会想到要给好友们送去如此别样的祝福;其次,她有极强的恒心,9年时间里,从未间断,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力量会让她坚持那么久;此外,她还在不断精进,最开始的贺卡真的就是很简单的简笔手绘,但是近些年细节越来越丰富、表情越来越生动,同时也在尝试不同风格。
与人为善、长期坚持、不断精进,说实话,这三点我真做不到
假如某一天我一夜暴富,想自己开公司,需要一名插画师,你猜我会邀请谁呢?我当然知道她的水平远不如专业插画师,但就凭这三点特质,我根本不用怀疑她做不好。
画插画的确不是个复杂项目,可就像我们在上一篇中提到的,只要我们肯投入压倒性资源,它就会变得不简单。这个压倒性资源既可以是技术,也可以是时间。



最后想说:

有了秘密项目,就能成功转行吗?
“胜可知,而不可为。”——胜利是可以预见的,但是不能强求。转行并非*规划*出来的,而是在各种机缘的作用下*涌现*的结果。就像我们无法*规划*找一个怎样的另一半,我们只能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,从而吸引心仪的ta,愿意靠近我们。
这一切,只能凭运气,不过好在秘密项目能帮我们争取好运
好运气有四种:
第一种叫“盲目的随机性”,同样买彩票,凭什么隔壁老王中了大奖?这是纯随机,但凡有点思考的人,都不会奢求这种运气。
第二种是“跑出来的机会”,你要是从来不敢和异性说话,你就只能看别人谈恋爱。你要是只关注手头的那点工作,你就不知道人生还有哪些新机会。秘密项目正是帮我们跑动起来,但它的作用不止于此。
第三种好运是“有准备的头脑”,正因为你在一个或几个秘密项目上有过深度的探索,所以同一件事物摆在所有人面前,你的敏感度会很高,你可能很快就能看出它的价值,并知道如何与自己的能力相结合。就像我写公众号,这件事真不是为转行准备的,但当机会摆在面前时,我马上能捕捉到它。当你的准备积攒到一定程度时,你还会迎来第四种好运。
第四种叫做“人设的吸引力”,你成为了具有某种特质的人,运气会主动来找你,当一个行业新闻出现时,有人会期待先听听你的想法;当遇到一本难啃的专业书时,有人想请你给凝练出大纲,你想不写都不行。还记得我的那位“人格榜样”吗?将来有需要我一定会第一个想到她,这就是人设的吸引力。
愿我们都不只拥有第一种好运,更能争取后三种,掌握自己的命运。
就算好运最终没有降临,我相信你也一定会成为一个特别精彩的人
我们活着又不只是为了工作,不是吗?
好啦,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欢迎点赞、分享,拜了个拜~~

“  管见论之,见仁见智,各取所需  ”

---

低产狡辩声明:由于目前学识有限,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,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、论文,力求让自己的“现学现卖”显得稍微“专业”一些,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